孕妇水肿的因素是什么

不少孕妈到后期,饱受水肿之苦,尤其是有些人明明没有很胖的,却因为水肿程度严重而给人胖嘟嘟的错觉 。这时,看到没有很肿的孕妈,难免羡慕不已,其实肿不肿攸关造成水肿的原因和个人体质,只要不是病理性的水肿,就耐心等到生完孩子吧!
孕妇一定会水肿吗?80%的孕妈在怀孕接近足月时 , 都会发生生理性下肢水肿的情形,周数越大,水肿情况越明显 , 足月时,体内平均增加2~3公升的水分滞留,临床上的表现为脚踝和腿部的水肿 。
4原因造成生理性水肿
不过,每位孕妇的水肿严重程度不一样,还有生育胎次越多,水肿越加明显 。不同原因引起的水肿,再加上个人体质因素 , 使得同为水肿 , 但每个人的严重程度有所差异 。造成水分滞留体内有4个原因:
1.体内的血浆渗透压会下降,造成水分从血液中累积至下肢的组织间隙中 。下降程度越多,水分滞留组织间隙的量越多 。
2.怀孕后期,逐渐变大的子宫会压迫到身体右侧的下腔静脉及骨盆腔的静脉 , 导致静脉血回流至心脏不顺,造成静脉血滞留 。
3.孕期接近足月时,分泌前列腺素的增加,会造成静脉血管管壁的松弛及过度扩张,导致静脉瓣膜闭锁不全,并发静脉曲张的发生 。
4.怀孕增加抗利尿激素的释放,导致水分滞留体内 。
以上这些因素造成的水肿 , 称为生理性水肿 , 而单纯的生理性水肿,多发生在孕妇大腿以下的部位 。
水肿之外,还有恼人的静脉曲张困扰孕妈
动脉负责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器官,再由静脉将血液送回心脏 。下肢静脉的运作是通过腿部肌肉和静脉瓣膜的收缩得以完成,然而,当下肢静脉过度扩张及瓣膜闭锁不全时,会造成血液堆积在下肢 , 导致水肿 , 甚至静脉曲张的发生 。静脉曲张会随着生育的胎次增加而变得明显 。生产后症状轻的会有所减缓 , 程度严重的则可能需要至外科手术 。
要小心病理性水肿
相较怀孕造成的生理性水肿,由心血管疾病、肝肾疾病、自体免疫疾病或妊娠并发症(如:妊娠高血压、先兆子痫)所造成的病理性水肿 , 更需要孕妈提高警觉!生理性水肿多在接近足月发生 , 但病理性水肿早在第二孕期就会出现,而且越早出现,表示状况越严重,孕妈务必加强自我监控 。若孕妈的水肿出现在下肢以外的部位,包括:脸部、上肢、会阴等全身各部位、体重突然急速上升(通常第三孕期每周增加0.3~0.5公斤,若体重快速增加就需注意),还有血压飙高,或是合并头痛或视力模糊的症状,可能为病理性水肿的信号 。孕妈若下肢水肿合并有高血压及蛋白尿的情况,必须小心子痫前症的发生 。如果孕妈原先就有上述危险因素的内科疾病时,要定期产检,及时和医生沟通,确保母子均安 。

孕妇水肿的因素是什么

文章插图
区分水肿严重度
到底是水肿?还是胖?伸出大拇指按压小腿前的胫骨约两秒,将手放开,观查其恢复程度,就能判断是胖或水肿,如果按压处的皮肤有马上回弹,是胖;反之,没有马上回弹,且皮肤还下凹的话 , 就是水肿 , 凹陷程度越深,水肿程度越严重 。
另外,则是从水肿部位观察严重程度,单纯生理性水肿,局限在下肢部位有水肿现象;若为病理性水肿,水肿部位遍及全身,提醒孕妈,若有水肿 , 又有血压飙高 , 头痛、视力模糊的现象发生 , 请务必立即就诊 , 千万不要等到产检 , 因为这可能是子痫前症的征兆 , 丝毫轻视不得 。
全身性水肿+妊娠高血压+蛋白尿=子痫前症
【孕妇水肿的因素是什么】 有产科杀手之称的子痫前症,是指妊娠高血压伴随全身系统性的器官伤害(包含蛋白尿、肝肾功能异常、中枢神经症状、血小板低下或肺水肿的发生) 。子痫前症不仅会对母体造成巨大伤害,也会影响胎盘功能,造成胎儿生长迟滞,早产,甚至增加周产期的母胎死亡风险 。简单的自我监控方式,就是孕妈每次产检的血压测量和尿蛋白的评估 。妊娠高血压的定义为怀孕20周后出现高血压的情形,即收缩压大于140mmHg或舒张压大于90mmHg 。
若是怀孕前就有高血压的病史或是怀孕后被诊断为妊娠高血压,平日应养成量血压的习惯,以监控血压的变化 。对于有白袍恐惧症高血压的孕妈,每到医院产检,血压就莫名地比平时还高,这时也可以拿在家自行监控血压的纪录给产检医生参考 。高风险的孕妈请定期测量,并做纪录,产检时,再让医生评估 。
怀孕时会有轻微的糖尿和蛋白尿,在第三孕期的正常的蛋白尿一天约150~200毫克,若是产检的尿蛋白检验结果出现+++,就要担心有子痫前症的可能性 。一旦孕妈被诊断子痫前症,除了控制血压避免脑血管意外的发生,最终的治疗方式都是将胎儿及胎盘娩出后,所有症状即会慢慢消失 。所以,请孕妈务必配合医嘱,产科医生和您讨论最安全的胎儿出生周数 , 让母胎都能平安度过孕期 。
为何怀孕会有蛋白尿?
怀孕期间体内的血液容积会增加50%,为了应付大量增加的血液容积 , 孕妈的肾脏会变身超级过滤系统,肾小球滤过率约增加25~50%,所以肾脏功能指数的血中肌酸酐会下降,但是会有轻微的糖尿和蛋白尿,在第三孕期的正常的蛋白尿一天约150~200毫克 。但是常见的妊娠并发症像子痫前症或是肾脏疾病,自体免疫疾病都有可能造成肾脏功能异常,导致尿中的蛋白流失增加 。血液的大量蛋白质流失会让体内的血浆渗透压快速下降,不仅容易造成下肢水肿,严重时更可能造成致命的肺水肿 。
5方法预防与减轻下肢水肿
孕妈可以通过以下5个方法预防或减轻下肢水肿的不适:
方法1.调整姿势及运动
工作时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,适时地活动一下筋骨 。孕妈可以依自己的体力状况,怀孕后仍可以维持运动的好习惯,利用每日睡前进行10分钟的抬腿运动 , 也能帮助预防或是减轻下肢水肿的症状 。
方法2.调整睡姿及充分休息
休息及睡觉时尽量采取左侧躺的姿势 。因身体的右侧有负责运送血液回心脏的下腔静脉 , 如果长时间维持平躺或右侧躺的姿势,就会压迫到右侧的下腔静脉,导致静脉血回流不顺,增加心脏的负担,造成水肿 。
方法3.弹性减压袜
穿着医疗用弹性减压袜有助预防或减轻下肢水肿的症状,甚至预防下肢血栓的发生 。购买时 , 应根据足踝、小腿及大腿周径 , 来决定医疗用弹性袜尺寸 。
方法4.泡脚及腿部按摩
洗澡时,可先用温水浸泡小腿大约10分钟;洗澡后,可以按摩腿部,先从脚趾至脚踝处均匀按摩,再从小腿肚至大腿均匀上下按摩 , 注意不要像民间足底反射按摩一样,去按压足底穴道,以避免造成疼痛反应而引发子宫收缩 。
方法5.减少高油高盐饮食
孕妈除了均衡饮食外,还要增加动物类和大豆类等优质蛋白的摄?。?也要减少高油高盐的饮食习惯 。因为盐分高 , 钠的含量也高,体内的钠若过量累积,不只会破坏身体渗透压的平衡,造成钾的流失;也让水分滞留在血管内,造成血压上升 。加工食品因盐分高,钠含量也就随之增加,常吃的话,对于血压控制自然有不利的影响,尽量吃含钠量低的天然食物 。成人的钠建议摄取量为每日不超过2400 毫克,大约为6 克食盐 。
都水肿了 , 还要喝水吗?
水肿的表现严重程度是和血液的渗透压息息相关,怀孕期间体内的血液容积会增加50%,补充足够的水分才是最重要 。此时,不应该刻意减少水分摄取来改善水肿 , 而是减少盐分的摄取 。因为体内的盐分越高,钠也更多,让渗透压越高,造成水分滞留体内,更是加重水肿程度 。反之,孕妈若水分摄取不足,会导致胎盘和脐带的血液灌流量下降 , 间接影响胎儿健康,所以每日的水分摄取一定要足够!

    推荐阅读